各院、部:
根据吉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关于做好中华文化优秀课程多语种数字化全球传播计划的通知,以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关于实施中华文化优秀课程多语种数字化全球传播计划的通知》(教语信司函〔2025〕15号)有关要求,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一步发挥语言文字作为国家重要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开发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着力推进数字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充分调动我校师生积极性创造性,聚焦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领域,以汉字及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为切入点,生动、简明、准确地介绍该领域的关键术语,开发建设一系列宣传中华文化的多语种数字化精品课程,丰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课程资源,服务国内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以及国际社会开展中文教育。
二、课程要求
精品课程应采用视频形式,基于视听和影音创作规律,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衣食住行以及中医、书法、武术、戏曲、陶瓷、民歌、民乐、国画等中华文化领域为创作题材。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坚持正确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发建设规范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在涉及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等原则问题上立场鲜明。
(二)体现科学规范。确保学科知识专业权威、课程语言准确得体、视频素材科学适切,语言、文字、符号、单位等使用要符合相关要求,严禁可能存在任何争议的内容表述。
(三)突出教学效果。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独特美学、深厚情感理念和经典高雅意境,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起到良好的国内国际传播示范效应。
(四)明确知识产权。应当使用无产权争议的素材,提倡利用已有素材和教学成果。优先使用原创性素材,使用AI(人工智能)制作素材需标注清晰,使用购买素材需提供相关凭证和授权证明。
三、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院、部要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按照自愿原则组织师生参与。请有意愿参与的师生团队填写报名表(附件2)和报名汇总表(附件3),并于2025年8月18日前将报名表和报名汇总表(包括Word电子版及院、部盖章后的PDF扫描件)发送至党委教师工作部许多OA信箱中。
(二)强化激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将对纳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和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的课程开发建设团队颁发证书。
(三)广泛应用。多语种数字化精品课程将作为免费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使用。